找到相关内容5452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净土教的三大系统及其特色

    、善导流、慈悯流之三大系统,这三流的流传,即如前述,那末这些三流的各自内容和倾向,有何等的特色?  关于净土教里面的主要论题很多,例如:信心的问题、观法的问题、念佛的问题、往生的问题、净土的问题、修法的问题、人生观的问题等等,都是所要论究的物件,可是这些问题的详细研究是属于净土教理学的问题,不是本篇的考究物件,现在只明了三大系的各自倾向就能了解净土史上的发展特色。  第一庐山慧远的净土史迹和这一...

    李世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2645515.html
  • 弘扬人间佛教应以青年为主

    众生,就与青年的心境相近。中国虽素称大乘教区,而行持却倾向于小乘,急急的了生死,求禅悟(虚大师称之为:思想是大乘,行为是小乘),结果青年与佛教,愈隔愈远。反之,斯里兰卡、缅甸等佛教国,虽说是小乘教,而...不能养成人间的菩萨风气,依旧着重少数人的急证,或多数而偏于消极的信仰,那对于中国佛教的前途,光明是太微茫了! 现代的又一倾向,是处世的。佛法中,人天乘是恋世的,耽恋着世间欲乐,没有出世解脱的意向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2548223.html
  • 观音形象的艺术演变

    经图》中的观音,得到乾隆皇帝的喜欢。因而,观音一度被倾向于跟如来一样,是“男身”。 screen.width-333)this.width=screen.width-333">   浙江画家金耀的《自在观音图》,是观音形象状态的另一个倾向,一是完全倾向于女性化身体;二是她是众多观音中最为“休闲”的一个,处在平民化的放松随意状态。这中对观音形象的另类理解,是对观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1350748.html
  • 信仰、修持、知识与佛教生命

    为主的佛学刊物上,当然是正常的;然而表现在法物上就有点令人费解,给读者造成的感觉是似乎一谈信仰与修持就不现代了。   对佛教与佛学在现代的知识主义倾向,我个人一向存有疑虑,不敢作无保留的赞同,并常与...得善知识示道见性”(《坛经》);否则和尚大德就无须弘法宣道了。但是上述知识主义的倾向忽视了佛教,其实也是一切宗教的一个本质性问题。这个问题,从道理上说,即宗教本身是个信仰问题,而不是一知识问题,佛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3750805.html
  • 佛陀本怀与人间佛教

    佛陀本怀与人间佛教   金小方   摘 要: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揭示出:证无我、入涅槃、解脱人生之苦是佛陀创立佛教的本怀,这一本怀具有明显的出世倾向。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呈现出越来越显明的入世倾向...为了引导众生出离人生苦海,超脱生死轮回,实现涅槃解脱,佛教有明显的出离世间的倾向。佛法传入中国,积极与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积极入世倾向相调适。由此产生的中国佛教具有许多关怀现世的特征。但是中国化的...

    金小方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3952195.html
  • 禅与东方人生态度

    人生价值的反省,悲叹人生多苦,追求精神解脱众苦而获永恒安乐,是印度人生态度的主要特点。正是在这种文化心理氛围下,佛教才得以诞生,禅学才得以发展。可以说,佛教禅学浓厚的出世主义倾向,深受印度传统思想影响...教义对人生更为重视,对人道伦理之力倡,有促使印度的人生态度既不致于走向否定人生价值、一味追求来世幸福之极端的作用,又可抑制作为印度传统出世主义、禁欲主义之补充的纵欲主义倾向。近世学者多将印度长期衰微的...

    陈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0752888.html
  • 禅与东方的人生态度

    价值的反省,悲叹人生多苦,追求精神解脱众苦而获永恒安乐,是印度人生态度的主要特点。正是在这种文化心理氛围下,佛教才得以诞生,禅学才得以发展。可以说,佛教禅学浓厚的出世主义倾向,深受印度传统思想影响,与...对人生更为重视,对人道伦理之力倡,有促使印度的人生态度既不致于走向否定人生价值、一味追求来世幸福之极端的作用,又可抑制作为印度传统出世主义、禁欲主义之补充的纵欲主义倾向。近世学者多将印度长期衰微的原因...

    陈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15456286.html
  • 五代两宋佛教书画的概况

    文艺观起着主要的制约作用,例如强调明道致用,推崇禅理禅趣,使得宋代的佛教书画也讲究简远空灵、幽微清净的境界。宋代强调儒道释三教合流,苏轼的思想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当时这一社会思想倾向。自然,这种合流倾向...文进等人参加。这些壁画中世俗化倾向有所增加,与前代佛画相比,佛陀形象趋小,而供养人变大,人间场景部分更为突出。北宋中期以后,壁画式微,佛道绘画渐渐为文人画所压倒。当时绘画名家少有绘制佛教壁画的,与唐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14257384.html
  • 印顺《中国禅宗史》序

    ‘即事而真’,而到底是心外觅佛。所以在说明上,不免有二元的倾向(其实,如不是二,就无可说明)”。  这一段话的主旨是在说明中国禅宗是以“内在超越”为特征的。佛教作为一种宗教自有其弘扬教义的经典,一套...不靠外力,只靠禅师的内在自觉就可以成佛,这样就可以把以“外在超越”为特征的宗教变成以“内在超越”为特征的非宗教的宗教,由出世转向入世,从而克服了二元化的倾向。这种转变,是否可以说禅宗具有某种摆脱传统的...

    汤一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2167020.html
  •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支末分宗问题

    护法的弟子。确切地说,此宗为瑜伽行派的旁支——经量部(Sautrantika),可视之为“逻辑、认识论”。  综上所述,无著的“唯心”理论实际上包含了本体论及形而上学的心识分析倾向。这种理论不仅明确了“...mahatman)、 “无上我”(paramatman)、 以及“无染我”(suddhatman)。正是这种倾向才把无著带入到“如来藏"(Tathagatarbha)的理论体系上来。“如来藏”,从一...

    俄罗斯)E.A.土尔卡诺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1069522.html